品味中老期茶,如同在撫摸歲月痕跡,如果對時間流逝欠缺那么一點概念的人,我想再老的茶請他喝,也只是一杯有顏色的水而已。
從事茶行業(yè)的這些年,我親眼見證了這樣一類喝茶人:追普洱茶,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:從名山古樹純料開始,歸宿于中老期茶。
追名山古樹的那些茶友
“今年第一波老班章春茶,自己守著采的!”“曼松王子山,皇家茶被我喝到了?!薄氨鶏u,真的有冰糖的味道哎?!薄霸缟虾攘艘慌荼『商粒杏X今天不想再喝茶了” 這些話,經(jīng)常可以在茶友的微信朋友圈看到。這幾年出差比較多,離開珠三角往北,在很多省份遇到的茶友,大多喜歡暢聊各種名山或者古樹純料。
一次在南京一家茶館,偶遇茶友老柯,給大家講勐海茶區(qū)的各名山滋味,“拔瑪寨的茶比不比老班章的差,老曼峨的甜茶比苦茶更出名,那卡的茶氣在所有山頭中是最猛的!”他順口成章,語速均緩,說話的條理和邏輯似乎都不錯。圍坐在一起的年輕茶友居多,都喜歡聽他講,年紀稍長的資深茶友則在一旁微笑不語。
后來才得知,這位老柯并沒有去過茶山,所有的認知都通過茶友交談和書本及網(wǎng)絡知識,他甚至還通過谷歌衛(wèi)星地圖,直觀記住了各山頭之間的地理位置、海拔甚至降雨量等信息。并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不同的茶友聚會場所“講課”。因為能說會道,使得大家對他印象特別深刻,覺得他很“專業(yè)”。
有一次在鄭州,那里的年輕茶友們喝普洱茶,大多帶著好奇之心:談論的話題是這些:“冰島所有的樹都是被我們一個老鄉(xiāng)包了!”“聽說老班章被過度采摘,滋味都不如以前了吧?!”“易武都是臺地茶,哪里還有什么古樹!”這類道聽途說的觀點,在初入門不久的茶友圈里,傳播十分廣泛。
面對這種類型的茶友,有時反而不愿多言。這種類型的茶友買茶,只求山頭古樹的名氣,且出手大方,一餅幾千元的200克小餅山頭古樹,他們聽更“資深”的朋友說值,就出手買了。
對中老期茶認知改變后的茶友
兩年后的廣州茶博會上,我再一次見到了老柯,他正帶著一幫朋友在不起眼的展位上喝中老期茶,而似乎對各品牌的新茶已經(jīng)沒有興趣。我有些好奇,于是聊了起來。
老柯說,他和朋友們開始喝普洱茶的前兩年,都是追名山古樹純料,或者古樹熟茶之類,大伙經(jīng)常喝到晚上12點,甚至更晚。導致夜里失眠——床前明月光,清醒到天亮。
“原來我們都喝不習慣老茶,覺得總有霉味,尤其是在珠三角存放的老茶,總給我們一種濕濕的潮味。因此,新茶的鮮爽和張揚的香氣,讓我們著迷?!崩峡抡f。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喝到同樣是珠三角存放的純自然干倉老茶,還是易武老茶,那種醇厚柔甜、氣韻深藏的老茶魅力感,一下推翻了他對老茶的認知,關鍵喝完之后身體的舒適感、愉悅感真真是一種享受。
就這樣,他開啟了對中老期茶的探索,“研究”方向不再是名山古樹,而是不同倉儲環(huán)境下的轉化魅力,“現(xiàn)在對于新茶,也就是試試口感,真正喝得身心舒暢的還是老茶。并說,作為一個茶友,如果你仍然對中老期茶有偏見,只能說明你接觸的還不夠,沒喝到真正倉儲好的年份茶”。
難以回頭的老茶之魅
在成熟的珠三角普洱茶消費圈子,大部分新茶都是買回家存放的,只有老茶才是隨時拿出來招待客人品飲的。
“人人喝茶,家家存茶?!痹谥槿?廣州、東莞、深圳、佛山 、中山、珠海、江門、肇慶、惠州9個城市),社會各階層的市民家庭的共同愛好之一,即是存新茶喝老茶。
作為茶行業(yè)“讓好茶按需流通”的我們,即要從收藏家手里收老茶,也要為有需求的客戶推薦合適的好茶。我也遇到這樣的情形,客人在店里喝到一款喜歡的茶,就說“這個茶給我來兩件?!边@類存放超過10年的茶,件批價在幾萬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不等,這種類型的客戶,一次拿出幾十萬元買茶,也是平常可見。
另一個例子,是一個北京的茶友,通過一些微信群加了微信,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單獨聊過。有一天,他說:“我看你那兒有不少的老茶,感覺你覺得挺專業(yè);給我推薦幾款唄?!蔽覈L試著給他介紹了幾款,文圖并伴有詳細的口感和轉化的介紹。這個茶友先后向我拿了上百萬的年份茶。而且只通過電話,至今都沒有見過面。確定某款茶后,他的話語很簡單“算一下總價多少?”
然后便安排財務就轉賬過來。關于他,我了解不多,只知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,像他這種類型的消費者,對茶的要求很明確。一是年份,二是倉儲,三是有一個專業(yè)的人幫他把關。有時喝一些茶也跟我在微信上閑聊,說現(xiàn)在喝慣了有年份的,總覺得生茶過于生猛,喝不進去。
經(jīng)常被這種陌生的信任所感動,也皆緣于茶。老茶是時間沉淀的產(chǎn)物,是光陰對細節(jié)的耐心雕鑿,更是一種用生命完成的修行。
如今的珠三角買老茶的客人,對于倉儲的要求比較高,大多要求純自然干倉茶。在今天的芳村和東莞的茶葉批發(fā)市場,主流也是做自然干倉茶。
在芳村專業(yè)做精品中老期茶的商家中,甚至專門提煉了針對中老期茶的“六味鑒茶法”,對于老茶的年份、倉儲、品相、香氣、滋味和茶底的鑒別,制作了細致流程化的實用教程。
老茶的迷人與讓人迷是一種境界
這境界不是附庸風雅也不是裝模作樣,它是一種價值取向與品味愛好的習慣,是一次次的提升、改變與記憶;又一次次的精進、提升與認知的調(diào)整,如回甘的初始、生津的伴隨,兩頰生津到舌面與舌底鳴泉,由剛喝茶的身體緊繃,到逐漸舒暢再到通體安適略帶懶惰的抒放感,是完全沒有負擔的美妙。這是喝老茶的一種享受,是慢慢練習與感覺的探索。
無須去刻意去想如何提升品位,只需要做到讓自己越來越挑剔。再不會品茶的人,十杯良莠不齊的茶放在一起喝,也能喝出個好不好喝。這就意味著你要在一定的樣本數(shù)量里,同時去體驗最好的與最壞的…這樣認知就會提升,標準自然就會嚴苛起來。
從新茶到老茶,是一種時光和閱歷的沉淀,喝慣了老茶想轉向新茶,無異于就像渴望時光倒流。
來源:普洱雜志
如有侵權 請聯(lián)系刪除